壹、
前言:
本校學生大多來自於中、南部,921地震發生後,校方立即調查本校學生安危及家中受災情況,並決定動用急難救助金及各種輔導資源以安定學生生活,讓其家人可安心全力重建家園,乃決定援助有需要的同學每月一萬元,為期半年,並提供心理輔導。因此學務處各單位展開受災學生名單調查及需求評估,以便擬定最貼近學生需求的輔導方案。然而整個輔導方案的實施與需求評估幾乎是同時進行並隨時修正,以求掌握援助及輔導的時效。
貳、
學生需求評估:
一、調查全校學生以篩選出受災學生名冊:
生活輔導組動員班級導師及班長,立刻過濾所有學生,了解其受地震波及情形,結果共篩選出87位家中受災程度不一的學生名冊。
二、深入評估受災學生需求:
由學生輔導中心輔導老師對87位家中受災同學一一進行個別會談及慰 問,除了代表校方致贈急難救助金一萬元之外,輔導老師更進一步評估學生在以下三方面之需求:
1.心理輔導需求評估:
評估學生是否需要持續個別諮商,或需另組成小團體輔導,或需由導師提供支持性會談,以克服喪親之痛和其他情緒壓力。
2.經濟援助需求評估:
評估結果發現有22位需要接受後續六個月、每月一萬元之補助。因為這些受災學生家庭大多從事勞力或農產業,地震後因農地受損或擔任臨時工之工作機會減少,一時之間經濟狀況難以恢復,因而影響學生生活費來源。
3.生活輔導需求評估:
評估受災學生生活上之其他需求,結果學生有住宿上的需求。
三、定期每個月評估學生需求之異動:
由導師持續評估是否續發受災學生後續六個月之補助,及是否發現新增的受災學生名單。
參、方案之目的:
一、生活安頓:
為維持受災學生隻身在台北的求學生活能夠維持正常,將921大地震對北護學生的影響減至最低,實際照顧到學生的需求。
二、經濟援助:
本校受災學生家庭,大多從事勞力、或農產業,地震後因農地受損或擔任臨時工之工作機會減少,一時之間經濟狀況難以恢復,易影響學生正常求學狀況。因此,本方案之目的之二為:從經濟面提供受災學生實質的補助,以維持在台北求學生活的日常基本需求。
三、心理輔導:
從精神面著手,協助學生平撫震驚,走過哀傷,期能幫助學生盡快平復情緒,恢復正常生活。藉由面對面與學生作個別的接觸,協助評估學生需求,提供個別化的諮商輔導,提供心理相關專業之意見。
肆、方案之具體實施程序:
一、生活安頓:
1.提供優先住宿權:
提供受災學生優先住宿權,以免除其租屋上的經濟壓力。
2.函慰受災同學及家長:
校長致函慰問全體受災同學及家長,並公開發佈於網路上,以表達本校之關心及校方未來處理之作法。
3.家庭慰問:
為了傳達校方誠摯的關心與評估各項經濟,生活輔導之成效,學務處數位師長及導師共同赴災區進行家庭訪視,以實際評估受災學生之需求,期能提供確實而有效之援助。
二、經濟援助:
1.致贈急難救助金一萬元:
由輔導中心全體專、兼任輔導老師,針對全體災區同學,進行一對一初步晤談,實地了解學生家中受災狀況與心理受創程度,並代表校方,致送每位受災同學急難救助金一萬元,總計本校共有81位同學接受急難救助金。
2.每月提供生活救助金一萬元:
針對家中經濟受到重大打擊之同學,每月固定發一萬元生活救助金,並於每月底由導師進行個別評估,視情況核發或停止,本校共計有22位同學請領生活救助金。
3.學雜費減免:
為確保受災學生能夠安心持續在校之學業,特別彈性給予88學年度第二學期學雜費減免之優惠,共計有27位同學獲學雜費減免。
4.代尋接續援助計劃的校外獎助學金:
協助受災學生,申請校外資助之獎助學金,以持續能協助學生解決經濟困擾,本校共計有32位同學在災後半年請領到行天宮補助款。
三、心理輔導:
1.團體輔導:
辦理『面對地震災變工作坊』、『走出失落悲慟工作坊』兩場災後學生支持團體,提供專業心理協助,以協助受災戶及非受災戶學生因應災後身心壓力、抒發情緒。
2.班級輔導:
邀請各班級依需要申請『災後心理復健之班級座談』,協助學生身心適應,並相互支持,走出災變的恐懼。
3.個別晤談:
進入個別協談的同學共27位透過短期諮商的協談,幫助同學調適情緒、學習因應壓力並重新詮釋個人生命的意義,再整裝出發。
四、強化導師功能:
1.全體導師會議:
說明本校受災學生之處理原則、援助辦法及導師任務,期使同學不受921地震影響課業、生活。
2.導師聯繫信函:
每週由學輔中心陸續發信給導師,說明本校最新震災處理現況與導師應扮演追蹤者之角色。每月底與該班受災同學進行個別會談,以表達關心並追蹤了解學生生活近況。
3.製發心理陪伴單張:
協助各班導師了解遇到悲傷失落之學生,如何提供有效的協助,及適時尋求專業協助之道。
4.導師輔導知能研習:
邀請本校陽琪教授及師大鄔佩麗教授分別演講:『追求寧靜,災變後如何協助學生調適身心,創造平靜的心靈』與『如何協助受災學生面對災變,走出傷痛』,以提昇導師知能,助益導師觀察同學的身心狀況,有利危機處理。
五、資料提供:
1.提供災後心理復健與輔導資料:
輔導中心收集災後心理適應與輔導相關資料,建立檔案、印製單張,提供師生諮詢。
伍、方案實施成效評估:
一、經濟援助:
於89年1月間,由學務處的教官、輔導老師和導師組團分三梯次赴中部災區進行家庭訪視。藉此行實際評估87位接受學校提供經濟援助的受災同學,是否已達到減輕學生家長經濟負擔之目的,所拜訪的學生家長皆紛紛感謝學校的經濟援助,大多數家長均表示可以停止受惠。隨行人員結束家訪後開會報告拜訪的學生家庭現況,與會人士一致決議減少提供生活救助金的同學由22位變11位。同時,32位同學繼續由生活輔導組協助申請行天宮的88年度第二學期獎助學金;27位同學由學校彈性優惠給於下學期學雜費全免。
參與此專案的學務處和導師皆共識,經濟援助之措施已完成階段性的任務。
二、心理輔導:
1.學生諮商:
(1)調適好面對災變的心情:
接受個別協談的同學,多數能於兩星期內恢復正常睡眠習慣,他們的情緒可以經由悲傷、憤怒轉成接受事實並投入其日常生活軌道。數位選擇加入諮商團體的同學,紛紛表示透過團體分享,他們認為自己並不孤單,因此他們有力量繼續往前邁進。
(2)重新因應舊有之心理困擾:
許多同學因為災變與學輔中心第一次接觸,留下深刻印象。部分同學因為信任輔導老師,自願繼續接受諮商並設定新諮商目標,他們藉著諮商歷程面對挑戰早已存在的個人困擾,例如:人際關係、生涯探索、家庭問題、異性相處。對學輔中心而言,竟是意外的成效。
2.導師知能研習:
因為導師對於受災因應措施產生初步的了解,助益他們觀察同學的身心狀況;因此,由導師主動轉介數位受災同學到學輔中心進行初步晤談及接續的個別諮商。同時,由於導師隨時與輔導老師密切聯繫,因而避免了同學有災情卻是漏網之魚的現象,成效頗佳。
陸、建議:
一、發展一套可適用於重大災難的經濟援助評估辦法:
本方案實施過程中最具挑戰性的任務是如何評鑑學生家庭經濟因災變受創而須接受協助者。僅憑與學生初步晤談、導師每月晤談,以便了解學生的家庭現況是不夠,本方案礙於情況急迫而為之﹔若能請同學提供家園受損的照片或地方鄉公所提供的半毀證明文件,並配合考量同學家長的年收入狀況(由學生家長具名),及學生平日自己打工收入及日常花費情形,以為評估的基準,較為合宜。
二、可擴大心理輔導的對象:
接受本方案心理輔導的學生多只限於來自中部災區的受災學生,事實上,住在學校宿舍的其它地區學生,921當晚都驚嚇不已。輔導中心雖開放班級座談的申請,應可更主動出擊,指導導師在各班實施「經驗重整」引導各班學生「陳述事實、說出想法、體會反應、說出症狀、教導、再進入等七個步驟」(Mitchell Model)以協助受驚嚇的學生恢復情緒,並提供機會教育,情緒調適,再整裝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