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災發生至今,無數人力、物力湧向災區,傳回來的是一幅又一幅令人心酸的哀戚畫面。即使遠在災區之外,很多人都有種感覺:自己好像跟以前不太一樣,有點恍惚、有點落寞,不知該做些什麼,有人還感到失眠、食慾減退,甚至連身邊的人,彷彿也變的比較沉默。
我們認為:集集大地震已經透過救援行動與媒體,衍生為一個全國性的心理壓力事件,不及早處理,影響將會至深且遠。 照學理上,壓力事件主要透過「危險」與「失落」兩者來傷害案主,前者衍生焦慮,後者衍生憂鬱。人類防衛系統包括調適策略與心理防衛機轉。當壓力事件過大,防衛系統無法抵禦時,壓力事件就可能造成疾病,輕者僅只急性壓力疾患,重者則可能出現創傷後症候群。 集集大地震是台灣罕見的天災,絕大多數的人無足夠的心理防禦能力,它所帶來的傷害,也就格外慘重。最大的傷害者,自然是災區居民,災民在面對家園殘破、親人慘死時,內心的痛苦、罪惡感、價值崩潰感,都急需心理上的支持與撫慰。其次是各地湧來的義工。義工並非專業人士,目睹災難現場時,頓時成為壓力事件的高危險群,內心的創痛可能超乎想像。試想,口蹄疫時埋豬的阿兵哥都已經出現手抖、食不下嚥的焦慮反應---突然面對屍橫遍野的尋常老百姓會是怎樣?再來是一般民眾,內心都可能受到或多或少的震動。焦慮、失眠、恍惚都是常見的症狀。
由於國內精神醫療資源極為窘迫,面對廣大災情,有如杯水車薪,我們除了盡力協助,也有幾點建議,希望大家一同協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