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失落與悲傷
『孩子如何被失落經驗所影響及如何調適將影響及塑造
他(她)未來面對失落的反應模式。』(Rice,1992)。
兒童對死亡的概念
- 三歲以下:較少反應,所知道的、瞭解的有限。
- 三歲--五、六歲:認為死亡是暫時性的,可逆轉的,且相信有神奇力量可
以起死回生。也常錯誤連結親人死亡與自己有關,因而產生罪惡感。
- 六、七歲--八、九歲:已能瞭解死亡是永久的,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但
卻無法與自己做連結,覺得死亡是離自己很遙遠的事,只會發生在老人身
上。
- 九、十歲以上:較具備約與成人類似的死亡觀念。
悲傷過程中常見的反應
- 震驚與拒絕接受事實
- 情感空白期
- 生理性反應
- 退化性行為與需求或早熟小大人的行為
- 失序與恐慌
- 暴露情緒
- 外顯性行為
- 害怕
- 罪惡感與自責
- 放鬆
- 失落、空虛及難過
- 認命
哀傷的重要任務
- 接受已經失去的事實
- 通過完成哀傷歷程的痛苦
- 適應新的生活型態
- 情緒上對逝世者重新定位,以便繼續生活下去
Wolfelt(1983)認為,兒童完成失落歷程後,將會:
- 回復穩定的飲食與睡眠型態
- 重獲精力與安寧
- 獲致從死亡親友身上解脫出來的感受
- 增加思考及判斷的能力
- 享受生活的能力
- 確認死亡的事實與定局
- 重建新且健康的關係
兒童的哀傷反應
悲傷並不在於有無能力去『了解』,而是有無能力去『感覺』,所以,傷痛
的經驗是一樣的,但是兒童的限制在於:
- 孩子的認知發展影響孩子對死亡的瞭解。
- 兒童只有有限的能力以口語表達自己的感受。
- 兒童對確認自己失落的經驗所引來的痛苦,他們的忍受能力很有限。
- 兒童害怕、敏感於跟別人不一樣。在失去親人時,大人通常得到周圍人的
關懷與安慰,但孩子自己本身跟其他的孩子其實都不會也不舒服談論這種
主題。
因為上述原因,所以兒童很少談論也避免談論他們的失落。
兒童悲傷反應階段:(D'Andrea & Daniel,(1992))
- 麻痺期
- 思念期
- 失序及憂鬱期
- 重建期
影響兒童對死亡反應的因素
A.個人因素
1.與逝世者之間的關係
2.兒童的生理年齡與心理發展年齡發展成熟度
B.與死亡經驗相關的因素
1.死亡事件的本質--何時?何地?如何死?
2.兒童的個人特質及過去對死亡的相關經驗
C.家庭、社會、文化因素
1.家庭、社會、社區支援的可用性及有效性
2.兒童周遭照顧者的行為、態度與反應
兒童的需要
- 獲得正確的訊息
- 分享他們的感受
- 分享他們的想法
- 悲傷
- 採取行動
家人/友人給予支持的目標
- 呈現事實R助其接納事實
- 幫助他注意及表達自己的情感:生氣、罪惡感、焦慮、無助、難過。
- 幫助他適應失去親人後的生活。
- 鼓勵他用恰當的方式告別逝世者,以便能更自在地回歸正常生活。
- 給予哀傷過程的時間耐心。
- 瞭解每個人表達哀傷的方式不同R接納。
- 提供持續的支持。
- 若發現病徵或異樣,要轉介給專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