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學生談震災

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侯選人 李華璋

震災過後,電視、廣播、報紙和人際間的耳語,到處充滿了各種訊息,這些訊息的交換,有其重要的功能,諸如:幫助人們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溝通彼此的需要、對照他人的行動和後果,以了解自己的應對策略是否妥切、對未來的演變能有較正確的預期,以便投入適當的力氣來加以因應。總而言之,這些訊息的正向功能是用來幫助我們增加對地震的控制感。唯要注意的是,這些訊息並非全然正面。例如,某些神祗預言將有更大地震的傳言,徒增恐懼;某些未經證實的政策決定或流言(如震後第二天即有人誤傳災區帳篷已足夠,不必再捐),則會妨礙判斷,擾亂對災情的控制。

老師或家長是學生重要的訊息來源,在與學生談震災時,即是在提供一些訊息,並希望這些訊息能夠幫忙學生(其實也包括自己)增加對這次災害的控制感,我們目前當然無法控制地震使之不發生,但能夠使自己即使處於不利的處境之中,仍能掌握狀況,有較好的準備,儘可能去獲得較好的生存狀態。因此,在與學生談地震的時候,可以多提供正確的訊息,使之發揮正向的功能。

復學之後,我們建議師生之間若談及地震,師長們可以注意以下的要領和原則:

  1. 驚嚇、恐懼、憂慮經驗的分享:師長並不是無敵鐵金剛,也會被地震所驚嚇而感到恐懼和憂慮,這些經驗的適度分享,能使學生了解到:經歷這些情緒是正常且有益的,因為驚嚇能提醒災難的威脅、恐懼能幫助我們蓄積能量遠離劫難、而憂慮則能引發我們對未來的思考。這些情緒只要不淹沒我們正常的生活功能和判斷能力,會是很好的資源。
  2. 以上情緒因應歷程的分享:師長雖然不是鐵金剛,但應擁有一定的情緒穩定與成熟,總會有一些自持之道能夠使自己不致被前述情緒所淹沒,這些自持之道的分享,對學生及其他老師都是很好的示範。事實上,有些學生的自持經驗若能分享,將更能引發同學的共鳴與認同。
  3. 對周遭環境安全性的說明:清楚而具體地指出:目前哪些地方較安全,哪些地方較不安全,為了使自己說明的訊息發揮前述的正向功能,說明者本身應求證該說法的正確性,並儘量回答學生所有的疑問,唯仍需注意要多根據專家的看法來說明,自己不清楚的訊息不應以個人意見加以揣測,雖然不確定的訊息會帶來焦慮,但這焦慮會加速我們澄清事實的努力,反而有助於對狀況的掌握。
  4. 清楚的區分可控制與不可控制的因素:地震雖被歸類於天災,似乎可歸因於不可控制的因素,但人於震災中並非完全的無助,也就是說:在地震中,大部分的人都還是可以有選擇的,如:要不要進入危樓、選擇住處時要不要查詢斷層帶的位置與範圍,地震中要選擇什麼位置避難,平時該有哪些準備…,只要能細心仔細,自然能在震災中趨吉避凶;讓學生清楚地區分可掌握與不可掌握的部分,並聚焦於可控制的部分,促使學生採取行動保護自己;同時也要提醒學生避免涉入無法控制的因素與環境(如:進入危樓、在斷層線附近活動),而招致危害。
  5. 說明學校做了些什麼來減低危險性,增加安全感:這些說明可讓學生感覺到自己所在的環境並非不堪一震的危樓,一些簡單的檢查或固定工作亦可交由學生自行操作,亦可增進其參與感,並在參與中親身體驗學校建築的安全性。
  6. 做一些必要的演練或提醒:學生本人仍對自身的安危負有責任,演練能確實地增加學生自我照顧與照顧別人的能力,更是對防震知識的具體實踐,而在演練時,透過現現場實地的提醒,更能使學生印象深刻而能為用。
  7. 鼓勵同學交換個人經驗:鼓勵談論地震時彼此的心情以及如何捱過來的歷程,彼此的交流有助於經驗的交換,且能引發對地震經驗的統整,同學之間的生活經驗較相似,較能互相模仿及認同,唯老師需注意要多引發同學的正向經驗,也要接納同學的負向經驗,並了解每個人走過災難方式和步調是很不一樣的,若同學之中有人因此而有心理調適上的困難,則應請求心理諮商專家的協助。

整體而言,師長在與學生談論地震災害時,即已同時完成了重要的教育輔導功能:

  1. 與學生交流情感,建立更穩固的關係;
  2. 提供正確的訊息;
  3. 增進學生對地震的控制感與控制能力;
  4. 發現需要進一步心理協助的學生,幫助他獲得專業人士的協助。
而在此同時,透過對訊息的整合與蒐集,校長或教師也能增進自己對地震災害的掌握,並檢視自己是否需要專業的協助,在照顧學生的需要時,也請留一點力氣好好照顧自己。